《忍学诠解》一书是将《忍经》与《劝忍百箴》合二为一的论忍佳作。它从中选录了广为流传的篇章,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详尽的译文,并从浩繁的典故中精选了许多富含哲理与智慧的小故事。《忍学精粹》对“忍学”进行了全面阐释,使人掌握“忍”的原则,达到“忍”的至高境界。《忍经》用浅近的文言散文,选辑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语录、历史人物的隐忍事迹,以及箴铭、谣谚,共计156条。《劝忍百箴》是“忍学”的集大成者,涉及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共计100条。
目录 n
n
忍经 n
一 细过掩匿 n
二 醉饱之过,不过吐呕 n
三 圯上取履 n
四 出胯下 n
五 尿寒灰 n
六 诬金 n
七 诬裤 n
八 羹污朝衣 n
九 认马 n
十 鸡肋不足以当尊拳 n
十一 唾面自干 n
十二 五世同居 n
十三 九世同居 n
十四 置怨结欢 n
十五 鞍坏不加罪 n
十六 万事之中,忍字为上 n
十七 盘碎,色不少吝 n
十八 不忍按 n
十九 逊以自免 n
二十 盛德所容 n
二十一 含垢匿瑕 n
二十二 未尝见喜怒 n
二十三 语侵不恨 n
二十四 释盗遗布 n
二十五 愍寒架桥 n
二十六 射牛无怪 n
二十七 代钱不言 n
二十八 认猪不争 n
二十九 鼓琴不问 n
三十 唯得忠恕 n
三十一 益见忠直 n
三十二 酒流满路 n
三十三 不形于言 n
三十四 未尝峻折 n
三十五 非毁反己 n
三十六 辞和气平 n
三十七 委曲弥缝 n
三十八 诋短逊谢 n
三十九 直为受之 n
四十 服公有量 n
四十一 宽大有量 n
四十二 呵辱自隐 n
四十三 容物不校 n
四十四 德量过人 n
四十五 众服公量 n
四十六 还居不追直 n
四十七 持烛燃鬓 n
四十八 物成毁有时数 n
四十九 骂如不闻 n
五十 佯为不闻 n
五十一 骂殊自若 n
五十二 为同列斥 n
五十三 不发人过 n
五十四 器量过人 n
五十五 动心忍性 n
五十六 受之未尝行色 n
五十七 与物无竞 n
五十八 忤逆不怒 n
五十九 潜卷授之 n
六十 俾之自新 n
六十一 未尝按黜一吏 n
六十二 小过不怿 n
六十三 拔藩益地 n
六十四 兄弟讼田,至于失败 n
六十五 将愤忍过片时,心便清凉 n
六十六 愤争损身,愤亦损财 n
六十七 十一世未尝讼人于官 n
六十八 无疾言剧色 n
六十九 子孙数世同居 n
七十 愿得金带 n
七十一 恕可成德 n
七十二 公诚有德 n
七十三 所持一心 n
七十四 人服雅量 n
七十五 终不自明 n
七十六 逾年后杖 n
七十七 终不自辩 n
七十八 自择所安 n
七十九 称为善士 n
八十 得金不认 n
八十一 一言齑粉 n
八十二 无入不自得 n
八十三 不若无愧而死 n
八十四 未尝含怒 n
八十五 谢罪敦睦 n
八十六 处家贵宽容 n
八十七 忧患当明理顺受 n
八十八 同居相处贵宽 n
八十九 亲戚不可失欢 n
九十 待卑仆当宽恕 n
九十一 事贵能忍耐 n
九十二 王龙舒劝诫 n
n
劝忍百箴 n
言之忍 n
气之忍第二 n
色之忍第三 n
酒之忍第四 n
声之忍第五 n
食之忍第六 n
乐之忍第七 n
权之忍第八 n
势之忍第九 n
贫之忍第十 n
富之忍第十一 n
贱之忍第十二 n
贵之忍第十三 n
宠之忍第十四 n
辱之忍第十五 n
安之忍第十六 n
危之忍第十七 n
忠之忍第十八 n
孝之忍第十九 n
仁之忍第二十 n
义之忍第二十一 n
礼之忍第二十二 n
智之忍第二十三 n
信之忍第二十四 n
喜之忍第二十五 n
怒之忍第二十六 n
疾之忍第二十七 n
变之忍第二十八 n
侮之忍第二十九 n
谤之忍第三十 n
誉之忍第三十一 n
谄之忍第三十二 n
笑之忍第三十三 n
妒之忍第三十四 n
忽之忍第三十五 n
忤之忍第三十六 n
仇之忍第三十七 n
争之忍第三十八 n
欺之忍第三十九 n
淫之忍第四十 n
惧之忍第四十一 n
好之忍第四十二 n
恶之忍第四十三 n
劳之忍第四十四 n
苦之忍第四十五 n
俭之忍第四十六 n
贪之忍第四十七 n
躁之忍第四十八 n
虐之忍第四十九 n
骄之忍第五十 n
矜之忍第五十一 n
侈之忍第五十二 n
勇之忍第五十三 n
直之忍第五十四 n
急之忍第五十五 n
死之忍第五十六 n
生之忍第五十七 n
满之忍第五十八 n
快之忍第五十九 n
取之忍第六十 n
与之忍第六十一 n
乞之忍第六十二 n
求之忍第六十三 n
失之忍第六十四 n
利害之忍第六十五 n
顽嚚之忍第六十六 n
不平之忍第六十七 n
不满之忍第六十八 n
听谗之忍第六十九 n
无益之忍第七十 n
苛察之忍第七十一 n
屠杀之忍第七十二 n
祸福之忍第七十三 n
苟禄之忍第七十四 n
躁进之忍第七十五 n
特立之忍第七十六 n
勇退之忍第七十七 n
挫折之忍第七十八 n
不遇之忍第七十九 n
才技之忍第八十 n
小节之忍第八十一 n
随时之忍第八十二 n
背义之忍第八十三 n
事君之忍第八十四 n
事师之忍第八十五 n
同寅之忍第八十六 n
为士之忍第八十七 n
为农之忍第八十八 n
为工之忍第八十九 n
为商之忍第九十 n
父子之忍第九十一 n
兄弟之忍第九十二 n
夫妇之忍第九十三 n
宾主之忍第九十四 n
奴婢之忍第九十五 n
之忍第九十六 n
年少之忍第九十七 n
将帅之忍第九十八 n
宰相之忍第九十九 n
好学之忍百
吴亮,字明卿,钱塘人。前有冯寅序,称吴君精于经术吏事,至元癸巳解海运元幕之任,恬淡自居,于纂述历代帝王世系之暇,思其平生行己惟一“忍”字,会集群书中格言大训,以为一编。所采皆习见之书,盖姑以见意云尔。 n
许名奎,出生于元代,他博学多才,注重修身养性。他认为,“忍”是一个人为人处世、事业成败的关键。元武宗至大三年庚万戌(1310年),许名奎把古代史籍中有关“忍”的格言、要训和历史典故搜集成册,共100条,名为《劝忍百箴》。 n
译者简介:胡磊,2001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现为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致力于对古典文化小说研究工作,著有《今古奇观》、《笑林广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