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香、冯利盈*的这本《移民搬迁与可持续生计研究--来自宁夏的数据》从关注生计脆弱性为出发点,以宁夏南部山区贫困村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移民搬迁的实践经验,研究移民搬迁对农户的长远生计的影响。要回答的问题是:(1)移民搬迁对每项生计资本的影响是否显*?(2)不同的移民方式和生计策略对生计资本的影响程度如何?(3)移民后各种生计资本对生计结果(收入提高)的贡献程度如何?(4)提高农户生计能力的生计策略和生计战略是什么? 目录第1章导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1.2.2现实意义1.3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3.1研究目标1.3.2研究内容1.3.3解决的关键问题1.4研究方法1.4.1调查数据的获得1.4.2变量选取1.4.3量化分析方法1.4.4技术路线图1.4.5本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章关于移民搬迁与可持续生计理论2.1关于移民搬迁的相关研究2.1.1人口迁移含义2.1.2人口推拉迁移理论2.1.3人口迁移经济学理论2.1.4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2.1.5发展经济学中的人口迁移理论2.1.6我国人口迁移的相关研究2.2生态移民的相关研究2.2.1关于生态移民概念2.2.2生态移民、工程移民、吊庄移民的区别2.2.3生态移民的分类2.2.4关于生态移民意义的研究2.2.5生态移民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2.2.6关于生态移民的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2.2.7对生态移民可行性的研究2.3关于可持续生计的理论与应用2.3.1可持续生计概念的提出2.3.2可持续生计研究框架2.3.3国内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应用研究第3章本书涉及的研究方法3.1描述统计分析3.2均值分析3.2.1概念3.2.2均值分析的分类3.3假设检验3.3.1基本原理3.3.2假设检验的步骤(置信区间法)3.4因子分析法3.4.1概念3.4.2因子分析模型3.4.3应用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步骤3.4.4因子分析的优缺点3.5聚类分析法3.5.1聚类分析法基本思想3.5.2聚类分析中的“距离”3.5.3聚类的几种常用方法3.5.4聚类分析模型3.5.5聚类分析的优缺点3.6回归分析3.6.1回归分析简介3.6.2回归的主要内容3.6.3回归分析模型3.6.4回归的步骤第4章宁夏扶贫政策转型与移民搬迁历程4.1关于贫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4.1.1贫困界定4.1.2绝对贫困线与相对贫困线4.1.3贫困理论与研究进展4.1.4新贫困标准下贫困人口4.2宁夏扶贫政策转型4.2.1宁夏农村扶贫历程4.2.2宁夏扶贫移民的发展历程4.2.3宁夏移民安置政策4.3移民搬迁的战略意义4.3.1移民搬迁迁出地自然环境4.3.2实施移民搬迁的必要性第5章移民搬迁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5.1引言5.2宁夏地区生态移民影响因素定性分析5.2.1环境因素5.2.2人口因素5.2.3经济因素5.2.4迁入区良好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是生态移民的吸引力5.2.5农户自身因素的阻碍力5.3实证分析——因子分析法分析宁夏生态移民的影响因素5.3.1样本的选取5.3.2影响因素指标体系5.3.3因子分析法5.4移民搬迁存在的问题5.5结论及建议5.5.1结论5.5.2今后移民工作的建议第6章生态移民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6.1引言6.2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6.2.1数据来源6.2.2分析方法6.3指标体系及指标分解6.3.1指标分解6.3.2生计指标构成及权重6.4移民前后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变化6.4.1描述性统计6.4.2结论第7章移民搬迁区位因素对生计状况的影响7.1引言7.2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7.2.1数据来源7.2.2分析方法7.3对生态移民迁出区的聚类7.3.1对迁出区的聚类过程7.3.2聚类结果7.4各类迁出区农户迁移后生计状况变化7.4.1生计资本的变化7.4.2移民户与未移民户的收入比较7.5安置区区位条件对移民户的生计影响7.5.1安置区的样本选取7.5.2安置区聚类指标7.5.3聚类过程及结果7.5.4聚类后各安置点自然条件以及农户生计特点7.5.5不同安置区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及均值和差异7.5.6移民户收入差异的进一步分析7.6结论与建议7.6.1本章结论7.6.2对移民安置点选取和移民安置政策调整的建议第8章移民搬迁农户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8.1引言8.2调查点基本情况和样本选取8.3移民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及结构8.3.1家庭人均纯收入总体水平8.3.2不同阶段搬迁户收入差异明显8.3.3同一阶段的移民的收入差距特点8.4影响移民收入的因素分析8.4.1家庭及个人因素对移民收入的影响8.4.2农民收入差距的分析8.4.3民族文化对移民收入的影响8.5提高移民农户收入的措施8.5.1分析迁入地的自然条件,引入适合当地条件的特色农业8.5.2实行劳务输出,是最快、最直接的增加收入渠道8.5.3移民安置区应继续享受扶贫政策8.5.4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第9章不同的生计策略对生态移民农户收入的影响9.1引言9.2关于生计策略9.2.1生计资本9.2.2脆弱性背景9.2.3外部干预因素9.3关于农户生计方式9.3.1纯农户9.3.2农兼户9.3.3兼农户9.4生态移民前后农户生计方式变化9.4.1移民前农户生计方式9.4.2移民后农户的生计方式9.4.3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收入情况9.4.4消费方面的变化9.5本章结论9.5.1农户生计策略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收入结果9.5.2生计方式的选择与所拥有资本密切相关9.5.3生计方式的选择受外界干预9.5.4不同的消费去向,影响未来的收入9.6改进生计策略的建议9.6.1合理利用生计资本9.6.2多种生计方式并存9.6.3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第10章结论与政策建议10.1主要结论10.1.1搬迁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的总体评价10.1.2影响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因素10.1.3生态移民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生计资本的影响评价结果10.1.4生态移民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10.2政策建议10.2.1改善人力资本的建议10.2.2改善自然资本的建议10.2.3改善物质资本的建议10.2.4改善金融资本的建议10.2.5改善社会资本的建议10.2.6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出发,味来政策制定的若干建议参考文献附录后记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调查数据的获得 1.4.2 变量选取 1.4.3 量化分析方法 1.4.4 技术路线图 1.4.5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章 关于移民搬迁与可持续生计理论 2.1 关于移民搬迁的相关研究 2.1.1 人口迁移含义 2.1.2 人口推拉迁移理论 2.1.3 人口迁移经济学理论 2.1.4 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 2.1.5 发展经济学中的人口迁移理论 2.1.6 我国人口迁移的相关研究 2.2 生态移民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生态移民概念 2.2.2 生态移民、工程移民、吊庄移民的区别 2.2.3 生态移民的分类 2.2.4 关于生态移民意义的研究 2.2.5 生态移民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2.2.6 关于生态移民的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 2.2.7 对生态移民可行性的研究 2.3 关于可持续生计的理论与应用 2.3.1 可持续生计概念的提出 2.3.2 可持续生计研究框架 2.3.3 国内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应用研究第3章 本书涉及的研究方法 3.1 描述统计分析 3.2 均值分析 3.2.1 概念 3.2.2 均值分析的分类 3.3 假设检验 3.3.1 基本原理 3.3.2 假设检验的步骤(置信区间法) 3.4 因子分析法 3.4.1 概念 3.4.2 因子分析模型 3.4.3 应用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3.4.4 因子分析的优缺点 3.5 聚类分析法 3.5.1 聚类分析法基本思想 3.5.2 聚类分析中的“距离” 3.5.3 聚类的几种常用方法 3.5.4 聚类分析模型 3.5.5 聚类分析的优缺点 3.6 回归分析 3.6.1 回归分析简介 3.6.2 回归的主要内容 3.6.3 回归分析模型 3.6.4 回归的步骤第4章 宁夏扶贫政策转型与移民搬迁历程 4.1 关于贫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 4.1.1 贫困界定 4.1.2 绝对贫困线与相对贫困线 4.1.3 贫困理论与研究进展 4.1.4 新贫困标准下贫困人口 4.2 宁夏扶贫政策转型 4.2.1 宁夏农村扶贫历程 4.2.2 宁夏扶贫移民的发展历程 4.2.3 宁夏移民安置政策 4.3 移民搬迁的战略意义 4.3.1 移民搬迁迁出地自然环境 4.3.2 实施移民搬迁的必要性第5章 移民搬迁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5.1 引言 5.2 宁夏地区生态移民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5.2.1 环境因素 5.2.2 人口因素 5.2.3 经济因素 5.2.4 迁入区良好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是生态移民的吸引力 5.2.5 农户自身因素的阻碍力 5.3 实证分析——因子分析法分析宁夏生态移民的影响因素 5.3.1 样本的选取 5.3.2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5.3.3 因子分析法 5.4 移民搬迁存在的问题 5.5 结论及建议 5.5.1 结论 5.5.2 今后移民工作的建议第6章 生态移民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 6.1 引言 6.2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分析方法 6.3 指标体系及指标分解 6.3.1 指标分解 6.3.2 生计指标构成及权重 6.4 移民前后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变化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结论第7章 移民搬迁区位因素对生计状况的影响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7.2.1 数据来源 7.2.2 分析方法 7.3 对生态移民迁出区的聚类 7.3.1 对迁出区的聚类过程 7.3.2 聚类结果 7.4 各类迁出区农户迁移后生计状况变化 7.4.1 生计资本的变化 7.4.2 移民户与未移民户的收入比较 7.5 安置区区位条件对移民户的生计影响 7.5.1 安置区的样本选取 7.5.2 安置区聚类指标 7.5.3 聚类过程及结果 7.5.4 聚类后各安置点自然条件以及农户生计特点 7.5.5 不同安置区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及均值和差异 7.5.6 移民户收入差异的进一步分析 7.6 结论与建议 7.6.1 本章结论 7.6.2 对移民安置点选取和移民安置政策调整的建议第8章 移民搬迁农户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 8.1 引言 8.2 调查点基本情况和样本选取 8.3 移民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及结构 8.3.1 家庭人均纯收入总体水平 8.3.2 不同阶段搬迁户收入差异明显 8.3.3 同一阶段的移民的收入差距特点 8.4 影响移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8.4.1 家庭及个人因素对移民收入的影响 8.4.2 农民收入差距的分析 8.4.3 民族文化对移民收入的影响 8.5 提高移民农户收入的措施 8.5.1 分析迁入地的自然条件,引入适合当地条件的特色农业 8.5.2 实行劳务输出,是最快、最直接的增加收入渠道 8.5.3 移民安置区应继续享受扶贫政策 8.5.4 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第9章 不同的生计策略对生态移民农户收入的影响 9.1 引言 9.2 关于生计策略 9.2.1 生计资本 9.2.2 脆弱性背景 9.2.3 外部干预因素 9.3 关于农户生计方式 9.3.1 纯农户 9.3.2 农兼户 9.3.3 兼农户 9.4 生态移民前后农户生计方式变化 9.4.1 移民前农户生计方式 9.4.2 移民后农户的生计方式 9.4.3 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收入情况 9.4.4 消费方面的变化 9.5 本章结论 9.5.1 农户生计策略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收入结果 9.5.2 生计方式的选择与所拥有资本密切相关 9.5.3 生计方式的选择受外界干预 9.5.4 不同的消费去向,影响未来的收入 9.6 改进生计策略的建议 9.6.1 合理利用生计资本 9.6.2 多种生计方式并存 9.6.3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第10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1.1 搬迁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的总体评价 10.1.2 影响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因素 10.1.3 生态移民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生计资本的影响评价结果 10.1.4 生态移民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 10.2 政策建议 10.2.1 改善人力资本的建议 10.2.2 改善自然资本的建议 10.2.3 改善物质资本的建议 10.2.4 改善金融资本的建议 10.2.5 改善社会资本的建议 10.2.6 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出发,味来政策制定的若干建议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第1章导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1.2.2现实意义1.3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3.1研究目标1.3.2研究内容1.3.3解决的关键问题1.4研究方法1.4.1调查数据的获得1.4.2变量选取1.4.3量化分析方法1.4.4技术路线图1.4.5本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章关于移民搬迁与可持续生计理论2.1关于移民搬迁的相关研究2.1.1人口迁移含义2.1.2人口推拉迁移理论2.1.3人口迁移经济学理论2.1.4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2.1.5发展经济学中的人口迁移理论2.1.6我国人口迁移的相关研究2.2生态移民的相关研究2.2.1关于生态移民概念2.2.2生态移民、工程移民、吊庄移民的区别2.2.3生态移民的分类2.2.4关于生态移民意义的研究2.2.5生态移民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2.2.6关于生态移民的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2.2.7对生态移民可行性的研究2.3关于可持续生计的理论与应用2.3.1可持续生计概念的提出2.3.2可持续生计研究框架2.3.3国内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应用研究第3章本书涉及的研究方法3.1描述统计分析3.2均值分析3.2.1概念3.2.2均值分析的分类3.3假设检验3.3.1基本原理3.3.2假设检验的步骤(置信区间法)3.4因子分析法3.4.1概念3.4.2因子分析模型3.4.3应用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步骤3.4.4因子分析的优缺点3.5聚类分析法3.5.1聚类分析法基本思想3.5.2聚类分析中的“距离”3.5.3聚类的几种常用方法3.5.4聚类分析模型3.5.5聚类分析的优缺点3.6回归分析3.6.1回归分析简介3.6.2回归的主要内容3.6.3回归分析模型3.6.4回归的步骤第4章宁夏扶贫政策转型与移民搬迁历程4.1关于贫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4.1.1贫困界定4.1.2绝对贫困线与相对贫困线4.1.3贫困理论与研究进展4.1.4新贫困标准下贫困人口4.2宁夏扶贫政策转型4.2.1宁夏农村扶贫历程4.2.2宁夏扶贫移民的发展历程4.2.3宁夏移民安置政策4.3移民搬迁的战略意义4.3.1移民搬迁迁出地自然环境4.3.2实施移民搬迁的必要性第5章移民搬迁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5.1引言5.2宁夏地区生态移民影响因素定性分析5.2.1环境因素5.2.2人口因素5.2.3经济因素5.2.4迁入区良好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是生态移民的吸引力5.2.5农户自身因素的阻碍力5.3实证分析——因子分析法分析宁夏生态移民的影响因素5.3.1样本的选取5.3.2影响因素指标体系5.3.3因子分析法5.4移民搬迁存在的问题5.5结论及建议5.5.1结论5.5.2今后移民工作的建议第6章生态移民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6.1引言6.2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6.2.1数据来源6.2.2分析方法6.3指标体系及指标分解6.3.1指标分解6.3.2生计指标构成及权重6.4移民前后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变化6.4.1描述性统计6.4.2结论第7章移民搬迁区位因素对生计状况的影响7.1引言7.2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7.2.1数据来源7.2.2分析方法7.3对生态移民迁出区的聚类7.3.1对迁出区的聚类过程7.3.2聚类结果7.4各类迁出区农户迁移后生计状况变化7.4.1生计资本的变化7.4.2移民户与未移民户的收入比较7.5安置区区位条件对移民户的生计影响7.5.1安置区的样本选取7.5.2安置区聚类指标7.5.3聚类过程及结果7.5.4聚类后各安置点自然条件以及农户生计特点7.5.5不同安置区农户家庭收入来源及均值和差异7.5.6移民户收入差异的进一步分析7.6结论与建议7.6.1本章结论7.6.2对移民安置点选取和移民安置政策调整的建议第8章移民搬迁农户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8.1引言8.2调查点基本情况和样本选取8.3移民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及结构8.3.1家庭人均纯收入总体水平8.3.2不同阶段搬迁户收入差异明显8.3.3同一阶段的移民的收入差距特点8.4影响移民收入的因素分析8.4.1家庭及个人因素对移民收入的影响8.4.2农民收入差距的分析8.4.3民族文化对移民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