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大陆哲学与其说是一块无丝毫缝补的布匹,不如说是一块多姿多彩的锦缎。现象学、诠释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批判理论和解构主义——这些是20世纪伊始到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大陆发展的主要运动,尽管它们的影响绝不局限于地理上的这个区域。大陆思想已经被证明是高度输出性的,它远远超出了欧洲的界线,在整个知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本卷的14篇文章勾勒和评价了大陆哲学的部分论题和试验。前五篇涵盖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这两个孪生运动,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开始,到萨特、梅洛庞蒂和列维纳斯。随后的几篇文章探讨了大陆思想在科学、马克思主义、语言学、政治学、美学、女性主义和诠释学等领域中的特殊思潮。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最后一章突出了大陆思想中的许多关切是以怎样的方式达到激进反基础主义的**的。
本卷为哲学和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关于这一时期哲学的一个概略而学术性的介绍,并对相关哲学家作出了原创性解释。本卷还附有专有名词解释和一个哲学、科学以及其他文化事件的历史年表。
总主编序
作者简介
历史年表
导言
第一章现象学的开端:胡塞尔和他的先行者
早期著作:弗雷格、布伦塔诺、赫尔巴特、斯通普夫和洛采的影响
逻辑研究
先验转向
自我和世界
本质
生活世界和历史
第二章存在哲学1:海德格尔
基础存在论
对胡塞尔和亚里士多德的再占有
筹划的描绘
对存在论历史的解构性再占有
存在的历史
……
译后记
理查德·柯尔内(Richard Kearney)是都柏林大学学院哲学教授以及波士顿学院客座教授,著有《现代性的诗学》(Poetics of Modernity,1994)、《想象的诗学》(Poetics of Imagining,1991)、《想象的觉醒》(The Wake of Imagination,1988)、《欧洲哲学的现代运动》(Modern Movement in European Philosophy,1986)和《与当代大陆思想家对话》(Dialogues with Contemporary Continental Thinker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