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女性启蒙》将商务印书馆的《妇女杂志》作为微观考察的对象,以其不同时期的显著特征为“经”,以每个时期女性话语为“纬”,再现了民国传媒视域中女性身份的建构和女性形象的流变,意在管窥由日常生活启蒙、伦理道德重建以及个体生命感觉的苏醒共同构筑的女性启蒙之路,并对中国现代启蒙问题研究做出补充。
第1章杆状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及RNAi技术1.1核多角体病毒 1.2杆状病毒感染与宿主的关系1.3杆状病毒宿主专一性 1.4细胞凋亡概念及其形态学特征1.5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1.6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1.7杆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凋亡研究1.8抗凋亡基因1.8.1p35基因 1.8.2p49基因 1.8.3iap基因 1.9RNAi技术 1.9.1RNAi的发现与发展1.9.2RNAi作用机制1.9.3RNAi机制中的主要成员1.9.4用RNAi方法研究特定基因功能的技术路线第2章Splt-iap4、Splt-p49的基因转录和翻译研究2.1材料与方法2.1.1材料2.1.2方法2.2结果与分析2.2.1Splt-iap4转录时相 2.2.2Splt-p49转录时相2.2.3Splt-iap4表达时相2.2.4Splt-p49表达时相2.3讨论2.4小结第3章应用RNAi技术研究Splt-iap4和Splt-p49基因功能 3.1材料与方法3.1.1材料3.1.2方法3.2结果3.2.1Splt-iap4和Splt-p49基因的PCR扩增结果3.2.2对照cat基因的PCR扩增结果3.2.3重组质粒p28i-p49和p28i-iap4的酶切鉴定3.2.4重组质粒p28i-cat的酶切鉴定 3.2.5Splt-P49和Splt-IAP4凋亡功能检测3.2.6Splt-IAP4蛋白没有协同抗凋亡作用3.2.7Splt-IAP4对细胞有聚集作用3.2.8Splt-iap4 dsRNA处理对产生感染性病毒粒子的影响3.2.9RNAi对SpltNPV感染SpLi-221细胞的影响3.3讨论3.4小结第4章Splt-iap4和Splt-p49瞬时表达及抗细胞凋亡活性研究 4.1材料与方法 4.1.1材料4.1.2方法4.2结果与分析 4.2.1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4.2.2瞬时表达蛋白检测4.2.3Splt-IAP4和Splt-P49抗凋亡活性检测4.3讨论4.4小结第5章杆状病毒与抗凋亡基因的进化关系研究5.1材料与方法5.1.1材料 5.1.2方法5.2结果与分析5.2.143株杆状病毒全基因组特征 5.2.243株杆状病毒全基因组中的抗凋亡基因5.2.3iap的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5.3讨论5.4小结第6章SpltNPV感染诱导Se301细胞凋亡的检测与分析 6.1材料与方法6.1.1材料6.1.2方法6.2结果与分析6.2.1光学显微镜观察SpltNPV感染Se301细胞的形态学变化6.2.2电子显微镜观察SpltNPV感染Se301细胞的形态学变化6.2.3DAPI染色6.2.4台盼蓝(trypan blue)染色6.2.5DNA ladder6.2.6滴度测定6.2.7dot blotting6.2.8RT-PCR6.2.9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 6.3讨论 6.4小结总结参考文献缩略词显示全部信息
余倩,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微生物学博士,现就职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及广东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主要从事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等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主持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已结题3项。近五年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3篇;发表教研文章4篇;申请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