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基本理念及相关法律,同时对不同国家的保护机制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整理思路和机制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第一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基本问题概述\t1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渊源\t1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概念辨析\t4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t8第二章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和发展趋势\t12第一节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t12第二节各国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t35第三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t43第三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和困境\t51第一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由来\t51第二节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t55第三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法律困境\t60第四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现实困境 63第四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和原则\t70第一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 \t70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价值\t72第三节 人权原则\t76第四节 族群利益原则\t81第五节 利益平衡原则\t86第六节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t90第五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关系\t92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关系的含义\t92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关系的客体 93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95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内容 \t98第六章\t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导入\t106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知识产权权益\t106第二节知识产权法调整的现实基础\t108第三节知识产权法调整的理论基础\t115第七章\t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制度分析\t122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调整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兼容 \t122第二节现行知识产权调整模式的分析\t128第三节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创新\t142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t155第一节国家的行政干预\t155第二节对传承人的特别保护\t160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166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刑法保护173第五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160
蒋万来,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浙江省“151工程”引进人才;2005年获民商法学博士(师从刘春田教授),2005-2007年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梁慧星教授);在《法学》《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电子知识产权》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5部(含合著与参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