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产业结构 调整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2015)》是中国社会科学 院投融资研究中心年度重点研究项目成果。基于中国 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和表现特征,分析制约产业结构 调整升级的深层矛盾,从历史演进和国际分析两大视 角透视中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内外部环境,探讨“十三 五”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与战略机遇。
按照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协调金融体系内部结构改革 ,积极创新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大力提升金融业的市 场化、综合化与国际化经营水平,有效统筹运用各种 形式的金融机构和市场工具,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 金融服务支持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演进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与表现特征
(二)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轨迹与效果评价
二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层矛盾
(一)产能过剩问题亟须消化
(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仍显薄弱
(四)服务业升级存在体制障碍
(五)房地产业转折调整的风险较大
三 产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竞争态势与经验
(一)竞逐先进制造业,各国振兴措施百花齐放
(二)顺势互联网浪潮,美国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
(三)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四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与战略机遇
(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二)国家战略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机遇
(三)“十三五”时期若干重点行业趋势分析
附录“十三五”时期若干重点行业相关政策
五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政策
(一)加快过剩产能调整与结构转型升级
(二)促进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创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
(四)促进开放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与产业分工
(五)加快建立现代住房金融制度
董裕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系硕士生导师。1969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县。199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1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法与金融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科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学科:金融学。研究方向为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