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愚谦生于乱世,命途跌宕起伏。他的经历不仅呈现出个人沉浮的命运轨迹,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曾辗转定居德国,学德文,教中文,写专栏,搭建中德文化桥梁,缔结异国姻缘。晚年的关愚谦大彻大悟,自觉对自己前半生进行反思和回顾,因此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缘》就是他这种感悟的结晶。《缘》展现了一位耄耋老人比小说还精彩的传奇人生,表露了一个海外游子眷顾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目录
CONTENTS
自序
第一章 又逃过一劫
1汉堡的中秋太美了
2我开始相信“命”
3Diana成了仙姑
4为自由浪迹天涯
5小魔术师,你真可爱
6我与前妻美珍
7是谁拆散了我们
8人的心态被彻底扭曲
9我还是个幸运儿
第二章 出水才看两腿泥
10我的脑细胞在起变化
11不速之客带来的惊喜
12《德中论坛》竟然被我闯出来了
13“关愚谦”三个字闯下大祸
14《德中论坛》好评如潮
15臭狗屎变成了香饽饽
第三章 一不做,二不休
16翻译六卷本《鲁迅选集》
17以“信、达、雅”为原则
18德文版六卷本《鲁迅选集》终于出版了
第四章 找到了写作方向
19《大鼻子——中国人眼里的德国人》
20施密特为我们的书写序
21法兰克福书展,习近平也来了
22不能把社会问题捂住盖住
第五章 国门大开,我们家热闹起来了
23接待第一批留学生的喜悦
24中德文化联系的一条纽带
25十五个市长一起来我们家
26黄永玉给我们带来了好运气
27刘海粟大师来了
28王蒙的“一只羊带来了一群狼”
29我心中的偶像吴祖光大师
第六章 欧洲华人学会和霍英东的故事
30“欧华学会”的成立一半是逼出来的
31“欧华学会”——新婴儿呱呱坠地
32结识霍英东先生
33大方捐献文化事业
3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5一次盛大的巴黎“欧华学会”
36维也纳年会济济一堂
37先天下之忧而忧
38新理事会产生了
39《欧华学报》留劳绩
40安息吧!霍英东先生
第七章 运气来啦
41我们正在找人撰写呢
42我被批准回国啦
43多么可爱的德国一家子
44 1983年最佳书籍奖
45什么是最大的幸福
第八章 成为香港、东南亚专栏作家
46汉学系遇到了一个“刁妇”
47邂逅香港《信报》总编沈鉴治
48成为受欢迎的专栏作家
49为自己确定了写作风格
50在欧洲收集写作资料
51三百年以后,全世界都将用筷子吃饭
第九章 德国老把我当作好朋友
52世界上我最佩服的政治家
531997年,第一次采访施密特
54施密特提醒中国要时刻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55国家领导人必须懂经济
56受人尊敬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5721世纪,将会是最可怕的世纪
58永远对社会寄予希望的怀疑派
59冷静客观,反对极端
60能上能下、为人简朴的老
61把我看作他的朋友
62安息吧!我的朋友,赫尔穆特
第十章 和国际大人物会面
63和美国前国务卿谈心
64波兰总统接见了我
65误了保加利亚总统的接见
第十一章 相见时难别也难
66真想到苏联去看看
67我是尤拉,小关,您忘记了
68在老朋友谢尔盖家欢度新年
69一连写了六篇访苏长篇报道
第十二章 搭一座文化之桥
70 1988年,《命运交响乐》里的新乐章
71与汉堡市长建立私人友谊
72《书剑恩仇录》的启发
73汉堡办中国灯笼节的前后经过
74阿尔斯特湖畔来了二十万人
75荣获“汉堡艺术与科学”勋章的喜悦
第十三章 建成中国“豫园”茶楼的酸甜苦辣
76九曲桥下游鱼戏水,湖心亭里茗茶飘香
77市长亲自过问
78汉堡华人欢欣鼓舞
79好一座美丽的茶苑
80让她早日放出光芒吧
第十四章 尾声
附录:我所崇拜的黄宗英和赵丹
后记
跋:我有三个家
关愚谦,德国汉堡大学硕士、博士,作家、时事评论家、翻译家。 “”风潮中的1968年,他出走埃及,后赴德国。1970年受聘于德国汉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前后任教近三十年。1988年、1998年受聘为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并长期任中国香港《信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以及《欧洲新报》《欧洲华商报》专栏作家,用中、德、英、意文出版了二十余本著作,其中代表作有与德国有名汉学家顾彬(W.Kubin)教授联合编译的六卷本德文版《鲁迅选集》,以及《灿烂中华》《中国文化指南》《欧风欧雨》《到处留情》《浪:一个为自由而浪迹天涯者的自述》《情:德国情话》等。
他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曾任欧洲华人学会理事长、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国外理事。